基本信息
標準簡介
標準目錄
中文樣稿
1 Scope
This document specifies a transfer structure, syntax, and coding of messages and data formats when using high-capacity ADC media between trading partners (specifically between suppliers and recipients) and, where applicable, in support of carrier applications, such as bills of lading, and carrier sortation and tracking.
The data encoded according to this document include:
——data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shipping, receiving and inventory of transport units;
——data which can be contained within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in paper or electronic form, related to unit loads or transport packages;
——data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sortation and tracking of transport units.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GB/T 1988-1998 characters used for automatic data capture;
This document does not supersede or replace any applicable safety or other marking or labelling requirements. It is intended to be applied unless there are any other mandated labelling requirements.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are referred to in the text in such a way that some or all of their content constitutes requirements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B/T 1988-199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7-bit coded character set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eqv ISO/IEC 646: 1991)
GB/T 12905-2019 Bar code terminology
GB/T 37056-2018 Article numbering terminology
?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ocument,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given in GB/T 12905-2019 and GB/T 37056-2018 apply.
4 Documentation notation conventions
This document uses the following typographical conventions in message examples.
BOLD, ALL CAPITALS Text that shall be entered exactly as it appears. (In this document, FS, GS, US, RS and are used to represent non-printable special characters. The GB/T 1988-1998 representation of special characters that shall be used and is used in this document can be found in Annex A.).
italic, lower case Variable parameters. The user shall supply an appropriate value. In some cases, default values are recommended in this document.
Foreword
Introduction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o document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Document symbol conventions
5 message format
6 human-readable representation
Appendix A (normative) GB/T 1988-1998 subset (table of hexadecimal and decimal values)
Bibliography
ICS 35.040
CCS L 71
GB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42443-20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技術 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
大容量自動數據采集(ADC)媒體語法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Syntax for high-capacity ADC media
2023-03-17發布 2023-03-17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
前言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在貿易伙伴之間(特別是在供應商和收件人之間)使用大容量ADC媒體時,以及在適用情況下支持承運人應用(如提單、承運人分揀和跟蹤)時的報文和數據格式的傳輸結構、語法和編碼。
根據本文件編碼的數據包括:
——可用于裝運、接收和清點運輸單元的數據;
——可包含在支持文檔中的與單元貨物或運輸包裝有關的紙質或電子形式的數據;
——可用于分揀和跟蹤運輸單元的數據。
本文件給出了用于自動數據采集的GB/T 1988-1998字符。
本文件不會取代或替代任何適用的安全或其他標記或標簽要求。除非有任何其他強制性標簽要求,本文件都適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88-1998 信息技術 信息交換用七位編碼字符集(eqv ISO/IEC 646:1991)
GB/T 12905-2019 條碼術語
GB/T 37056-2018 物品編碼術語
3 術語和定義
GB/T 12905-2019 和GB/T 37056-2018 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 文檔符號約定
本文件在報文示例中按下列規定排版。
加粗并大寫字母 輸入的文本應與顯示的文本完全一致(在本文件中,FS、GS、US、RS、用于表示不可打印的特殊字符。本文件使用的GB/T 1988-1998中特殊字符的表示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
斜體并小寫字母 變量參數。用戶應提供適當的值。在某些情況下,宜使用默認值。
5 報文格式
5.1 通則
報文格式定義了將數據從大容量ADC媒體識讀設備傳輸到用戶應用軟件的方法。
為了在數據流中包含多種數據格式,采用了兩層封裝結構。報文的最外層是規定了報文的開頭和結尾的報文封裝。在報文封裝中有1個或多個包含數據的格式封裝(見圖1)。單一報文中的多種格式只能用于貿易伙伴的雙邊協議。
報文封裝應包括:
——1個報文頭;
——1個或多個格式封裝,以及;
——1個報文尾(需要時)。
報文封裝內的每個格式封裝應包括:
——1個格式頭;
——按該格式定義的規則存儲的格式化數據,以及;
——1個格式尾(需要時)。
報文頭
格式頭
格式封裝
格式化數據
格式尾
報文封裝
見5.3.2
見5.3.16
報文尾
圖1 封裝結構
5.2 報文封裝
5.2.1 通則
報文封裝規定了數據流中包含的數據的開始和結束,并提供了以下功能:
——表示該媒體中包含的報文格式符合本文件的規定;
——表示已定義的用于在此報文中分隔格式的字符;
——規定用于標識報文結束的唯一字符。
數據流中的結構如下:
——報文,包含1種或多種格式的;
——格式,包含1個或多個段的;
——段,包含1個或多個數據元素;
——數據元素(字段),可能包含1個或多個子元素(子字段)。
5.2.2 報文頭
5.2.2.1 通則
報文頭由2部分組成:
——3個字符的一致性標識符;
——格式尾字符。
完整的報文頭應是:
[)>RS
5.2.2.2 一致性標識符
一致性標識符應是報文頭中的前3個字符。一致性標識符是“[”“)”“>”。附錄A給出了本文件中使用的GB/T 1988-1998字符的十進制和十六進制值表。
5.2.2.3 格式尾字符
格式尾字符應是報文頭中的第4個字符。格式尾字符是不可打印字符“RS”(按附錄A)。格式尾字符在整個報文中用于標識數據格式封裝的結束(見5.3.16)。
5.2.3 報文尾
報文尾標識數據流中報文的結束,應為交易字符的結尾。報文尾是“”(按附錄A)。除格式“09”(二進制數據)中可能出現“”字符外,不應在報文的其他地方使用報文尾字符。
報文尾不應與格式“02”[完成電子數據交換(EDI)報文/交易]和“08”(使用CII語法規則的結構化數據)一起使用。
5.3 格式封裝
5.3.1 通則
格式報文給出了給定格式中數據的開始和結束,并提供了以下功能:
——標識報文內使用的數據格式;
——規定用于分隔此數據格式內的段、數據元素(段)和子元素(子字段)的字符;
——標識任何適用的日期、發布或控制信息。
5.3.2 格式頭
5.3.2.1 通則
格式頭應由2部分組成:
——1個格式標識符(1個兩位數的數字標識符,用于標識管理格式的規則);
——變量數據(如果有),用于規定所用的分隔符以及適用標準的版本和發行、日期或控制信息。格式標識符和與格式頭關聯的變量數據見表1。
表1 顯示關聯分隔符的格式頭表
格式標識符 變量頭數據 格式尾 格式描述
00 預留將來使用
01 GSvv RS 運輸
02 完成EDI報文/交易
03 vvvrrrFSGSUS RS 使用ANS X12中ASC X12段的結構化數據
04 vvvrrrFSGSUS RS 使用UN/EDIFACT段的結構化數據
05 GS RS 使用國際物品編碼組織(GS1)應用標識符的數據
06 GS RS 使用ASCMH10數據標識符的數據a
07 RS 自由格式文本
08 vvvvrrnn 使用CII語法規則的結構化數據
09 GSttt…tGSccc…cGSnnn…nGS RS 二進制數據(文件類型)(壓縮技術)(字節數)
10-11 預留將來使用
12 GS RS 遵循文本元素標識符規則的結構化數據
13 禁止使用,避免與ISO/IEC 15961-2沖突
14-99 預留將來使用
注1:vv表示正在使用的格式“01”的兩位數版本。
注2:RS表示格式尾字符(見5.3.16)。
注3:FS表示段結束符(見5.3.2.2.2)。
注4:GS表示數據元素分隔符(見5.3.2.2.3)。
注5:US表示子元素分隔符(見5.3.2.2.4)。
注6:vvvrrr表示3位版本(vvv),其后是3位發布(rrr)(見5.3.6)。
注7:vvvvrrnn表示4位版本(vvvv),之后是2位發布(rr),之后是2位版本標識符(nn)(見5.3.11)。
注8:ttt…t表示文件類型名稱(見5.3.12)。
注9:ccc...c表示壓縮技術名稱(見5.3.12)。
注10:nnn...n表示字節數(見5.3.12)。
a 以前稱為FACT數據標識符。
5.3.2.2 分隔符和結束符
5.3.2.2.1 通則
分隔符和結束符是數據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隔符和結束符不應用于報文中其他位置的非二進制數據。對于二進制數據字符串(格式“09”),應特別注意(見5.3.12)。
5.3.2.2.2 段結束符
格式“03”的每個段應由段結束符字符,即不可打印字符“FS”(按附錄A)結束。
5.3.2.2.3 數據元素分隔符
格式“01”“03”“05”和“06”的數據元素之間應使用數據元素分隔符,即不可打印字符“GS”(按附錄A)分隔。
5.3.2.2.4 子元素分隔符
格式“03”的子元素應以子元素分隔符,即不可打印字符“US”(按附錄A)結束。
5.3.3 格式頭“00”(預留格式)
格式頭“00”預留將來使用。
5.3.4 格式頭“01”(運輸)
格式頭應表示為:
01GSvv
其中:
GS——在數據元素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vv——表示5.4.3.1中給出的2位數版本。
5.3.5 格式頭“02”(完成EDI報文/交易)
格式頭應表示為:
02
此數據格式沒有可變頭數據(見5.4.4)。
5.3.6 格式頭“03”(使 用ASC X12段的結構化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03vvvrrrFSGSUS
其中:
vvurrr——表示所用ASCX12的3位版本(vvv)和3位發布(rrr)標識符;
GS——用于指示EDI段結束的段結束符;
GS——EDI數據元素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US——復合數據元素中EDI子元素之間使用的子元素分隔符。
5.3.7 格式 頭“04”(使用UN/EDIFACT段的結構化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04vvvrrrFSGSUS
其中:
vvvrrr——所用UN/EDIFACT級別的3位版本(vvv)和3位發布(rrr)標識符;
FS——用于指示EDI段結束的段結束符;
GS——EDI數據元素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US——復合數據元素中的EDI子元素之間使用的子元素分隔符。
5.3.8 格式頭“05”(使用GS1應用標識符的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05GS
其中:
GS——在數據字段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5.3.9 格式頭“06”(使用 ASC MH 10數據標識符的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06GS
其中:
GS——在數據字段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5.3.10 格式頭“07”(自由格式文本)
格式頭應表示為:
07
本數據格式沒有可變頭數據(見5.4.9)。
5.3.11 格式頭“08”(使用CII語法規則的結構化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08vvvvrrnn
其中:
vvvrrnn——所用CII等級的4位版本(vvvv).2位發布(rr)和2位版本(nn)標識符,相當于CII語法規則中的BPID(見5.4.10)。
5.3.12 格式頭“09”(二進制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09GSttt…tGSccc...cGSnnn...nGS
其中:
GS——在格式頭和最后一個數據字段末尾的字段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ttt...t——二進制文件類型的標識。字段長度可變,范圍為1~30個字符(包括版本,如適用),字段應以“GS”字符結尾。二進制文件類型和表示二進制文件類型的方法宜由貿易伙伴共同商定。
ccc...c——-采用的壓縮技術。該字段長度可變,范圍為0~30個字符。如果不使用壓縮,則此字段應留空。在任何情況下,字段應以“GS”字符結尾。壓縮技術和代表壓縮技術的方法宜由貿易伙伴共同商定。
nnn...n——二進制報文中的字節數。該字段是1~15位的可變長度字段。計數不包括數據格式頭或數據格式尾部的長度。字段應以“GS”字符結尾,“GS”字符不屬于字節計數的一部分。
5.3.13 格式頭“10”~“11”(預留格式)
格式頭“10”~“11”預留將來使用。
5.3.14 格式頭“12”(用于文本元素標識符的數據)
格式頭應表示為:
12GS
其中:
GS——在數據字段之間使用的數據元素分隔符。
5.3.15 格式頭“13”~“99”(預留格式)
格式頭“13”~“99”預留將來使用。
5.3.16 格式尾
格式尾標識格式報文的結束。格式尾應包括格式尾字符、不可打印字符“RS”(按附錄A)。格式尾字符不應在報文其他位置的非二進制數據中使用。
格式尾不應與格式“02”(完整的EDI信息/交易)和格式“08”(CII——完整報文)一起使用。
5.4 數據格式
5.4.1 通則
在給定的格式封裝內,應使用且僅使用以下一種方法對數據進行格式化:
——運輸;
——完成EDI報文/交易(ASC X12、UN/EDIFACT或CII標準);
——結構化文本(ASC X12或UN/EDIFACT子集);
——使用GS1應用標識符規則構造的數據;
——使用ASC MH 10數據標識符規則構造的數據;
——自由格式文本;
——沒有報文組頭和尾的CII報文記錄;
——二進制數據;
——使用文本元素標識符規則構造的數據。
如果報文中包含1種以上的格式,則格式“01”(如果使用)應為報文中的第一種格式。
5.4.2 格式“00”(預留)
格式頭“00”預留將來使用。
5.4.3 格式“01”承運人分類和跟蹤(運輸)
5.4.3.1 通則
格式“01”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強制性數據,對所有承運人分揀和跟蹤應用通用;第二部分是可選數據,適用于貿易伙伴之間的特定應用。
通過格式頭中的版本標識符來識別控制該格式中數據結構的組織:
——版本“02”:根據ANS MH10.8.2中ASC MH10/SC 8的規則格式化(使用千克和磅的計量標識符)的;
——版本“06”: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規則格式化的;
——版本“56”:根據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FIATA)的規則格式化的;
——版本“96”:根據ASCMH10/SC8的規則格式化(僅限使用磅的計量標識符)的。
5.4.3.2 格式“01”版本“02”
5.4.3.2.1 必選數據
必選數據是格式“01”的版本“02”必需的。之后的數據元素應按以下列順序排列,緊接在格式頭之后。每個數據元素定義為固定長度或可變長度。其中字段長度可變,最小字段長度和最大字段長度如下所示。所有字段由格式頭中定義的數據元素分隔符(“GS”)分隔。
收貨郵政編碼 (an 00…11)
收貨國家代碼 (n 03)
服務類別(由承運人指定) (an 01…03)
運單號(由承運人控制) (an 01…20)
原始承運人的標準承運人數字編碼(SCAC) (an 02…04)
(擬運輸該包裹的承運人的SCAC)
推薦的服務類別是3位數字數據。
5.4.3.2.2 可選數據
可選數據元素有9個。可選數據元素(如使用)應按照以下規定的順序緊跟在必選數據之后。每個數據元素定義為固定長度或可變長度。如果字段長度可變,最小字段長度和最大字段長度如下所示。所有可選字段(包括空白字段)應使用數據元素分隔符(“GS”)(按附錄A)分隔。不應使用結束數據元素分隔符。
可能在所有應用程序中都不需要已被標識為可選數據的數據。可選數據字段和相關長度如下所示。
承運人分配托運人識別號(ID)(提貨地點) (an 01…10)
揀貨的儒略日期 (n 13)
裝運ID號 (an 01…30)
n/x(總共x個集裝箱中的第n個集裝箱) (n 01…04/n 01…04)
質量(如果使用,十進制是一個字符) (r 01…08,a02)
交叉匹配(值為Y或N) (a 01)
運送到街道地址 (an 01…35)
運送到城市 (an 01…35)
運送到省/直轄市 (an 02)
運送到某人 (an 01…35)
注:質量標識符直接附加到值上,中間沒有空格,并且以大寫字母標識。例如,如果裝運質量為117.6 kg,則數據流將顯示為“117.6 KG”。由于歷史原因,編碼的十進制標記是GB/T 1988-1998中定義的“2EHEX”。
5.4.3.3 格式“01”版本“96”
5.4.3.3.1 必選數據
必選數據是在“01”格式的“96”版本中必備的。必選數據元素應緊接格式頭,按如下所列順序排列。每個數據元素定義為固定長度或可變長度。其中字段長度可變,最小字段長度和最大字段長度(min…max)如下所示。所有字段由格式頭中定義的數據元素分隔符(“GS”)分隔。不應使用結束數據元素分隔符。
收貨郵政編碼 (an 03…11)
收貨國家代碼(ISO 3166-1) (n 03)
收貨類別(由承運人分配) (an 01…03)
運單號(由承運人控制) (an 01…20)
原始承運人的標準承運人數字代碼(SCAC) (an 02…04)
服務類別宜為3位數字數據
5.4.3.3.2 可選數據
可選數據元素有9個。如果使用可選數據元素,可選數據應跟在必選數據之后,順序如下。每個數據元素定義為固定長度或可變長度。其中字段長度可變,最小字段長度和最大字段長度(min…max)如下所示。所有可選字段,包括空白字段,都應使用數據元素分隔符(“GS”)(按附錄A)分隔。
可能在所有應用程序中都不需要已被標識為可選數據的數據。可選的數據字段和相關的長度如下所示。
承運人分配托運人ID(提貨地點) (an 01…10)
揀貨的儒略日期 (n 13)
裝運ID號 (an 01…30)
n/x(總共x個集裝箱中的第n個集裝箱) (n 01…04/n 01…04)
質量(如果使用,十進制是一個字符) (r 01…10)
交叉匹配(值為Y或N) (a 01)
運送到街道地址 (an 01…35)
運送到城市 (an 01…35)
運送到直轄市/省 (an 02)
5.4.4 格式“02”(完成EDI報文/交易)
格式“02”用于對整個EDI交易/報文進行編碼,目的是將其直接傳遞給EDI轉換器。格式“02”應為ASC X12、UN/EDIFACT或CII標準。格式“02”包括適用標準定義的封裝結構,如ISA、GS、ST、SE、GE和IEA段(適用于ASC X12)或UNA、UNB、UNH、UNT和UNZ段(適用于UN/EDIFACT),或報文組頭、報文和報文組尾記錄(適用于CII標準)。
報文尾字符“”和格式尾字符“RS”不應與格式“02”一起使用。
數據報文內的“02”格式不應多于一種。格式“02”不應與數據報文內的任何其他數據格式相結合。
5.4.5 格式“03”(使用ASC X12元素的結構化數據)
格式“03”用于表示是根據ANS X12中ASC X12規則進行結構化的數據,如收貨地和發貨地等。本格式允許對由單個ASC X12段表示的數據進行編碼,而不需要進行封裝,即ISA/IEA、GS/GE和ST/SE;或單個帶有封裝的ASC X12事務集,即ST/SE。此數據不能直接傳遞給EDI轉換器。
對于格式“03”,格式頭中包含ASC X12格式的版本。字符“FS”應用作ASC X12段結束符。字符“GS”應用作ASC X12數據元素分隔符。字符“US”應用作ASC X12子元素分隔符。
二進制數據編碼的EDI段,如BIN,不應在格式“03”中使用。二進制數據應只按以格式“09”進行編碼(見5.3.12)。
5.4.6 格式“04”(使用UN/EDIFACT元素的結構化數據)
格式“04”用于表示根據UN/EDIFACT規則進行結構化的數據,例如收貨地和發貨地等。
格式“04”允許對由單獨的UN/EDIFACT段表示的數據進行編碼,而不需要進行封裝,即UNB/UNA/UNZ和UNH/UNT;或單個帶有封裝的UN/EDIFACT報文,即UNH/UNT。此數據不能直接傳遞給EDI轉換器。
對于格式類型“04”,格式頭中包含UN/EDIFACT格式的版本。字符“FS”應用作UN/EDIFACT段結束符。字符“GS”應用作UN/EDIFACT數據元素分隔符。字符“US”應用作UN/EDI-FACT子元素分隔符。
5.4.7 格式“05”(使用GS1應用標識符)
格式“05”中的每個數據元素前面都應有GS1通用規范規定的相應的GS1應用標識符(AI)代碼,后面緊跟數據元素分隔符“GS”,除非數據元素是數據格式中的最后一個字段,即最后一個格式“05”數據元素后面跟著格式尾字符“RS”。
5.4.8 格式“06”(使 用ASC MH 10數據標識符)
格式“06”中的每個數據元素的前面應有按照ANSMH10.8.2的規定的相應的ASCMH10數據標識符(DI)代碼,后面緊跟數據元素分隔符“GS”,除非數據元素是數據格式中的最后一個字段,即最后一個格式“06”數據元索后面跟著格式尾字符“RS”。
5.4.9 格式“07”(自由格式文本格式)
格式“07”允許自由格式的文本信息。本數據格式沒有變量頭數據。完整的句子后面跟一個句點,如果句子不是段落中的最后一個句子,則跟兩個空格。段落之間使用兩個換行符。
5.4.10 格式“08”(使用CII語法規則的結構化數據)
格式“08”是根據CII標準的結構化數據。格式“08”只包含一個CII報文記錄。格式“08”的格式尾和報文尾應由CII報文尾表示
報文尾字符“”和格式尾字符“RS”不應與格式“08”一起使用。
格式“08”不應與報文封裝內的任何其他數據格式相結合。
5.4.11 格式“09”(二進制數據)
格式“09”適用于任何格式的二進制數據。數據的長度和格式應在格式標頭中標明。二進制文件應定義為數據流中使用的類型、壓縮技術和字節數。
二進制數據字符串,例如表示數字圖像數據的字符串,可包括在貿易伙伴之間交換和商定的報文中。CAD/CAM圖紙、圖片文件、各種光柵和矢量圖形圖像以及2D和3D圖像都是可以壓縮和編碼以進行交換的數據類型的示例。通常,這樣的二進制數據文件是根據圖像文件表示標準進行編碼和格式化,例如JPEG、BMP、GIF、OFD和PNG,其中包括頭數據和圖像數據。為了便于理解,二進制文件數據分組的內容需要封裝在一個標識封裝中,該封裝將二進制圖像數據與通常用GB/T1988-1998字符表示的其他類型的報文信息分開。
根據定義,二進制數據可以包括任何8位字符,即使是本文件其他地方所指出的具有特殊含義的字符。宜注意不要將二進制值誤解為在本文件其他處具有特殊含義的字符。
格式“09”的標頭中應使用數據元素分隔符(“GS”)分隔兩個數據元素并終止標頭,標頭中的所有字段都是可變長度的。雖然在標頭中給出了字節數,但格式尾字符應跟在二進制數據之后,以完成格式封裝。
5.4.12 格式“10”~“11”(預留)
格式頭“10”~“11”預留將來使用。
5.4.13 格式“12”(使用文本元素標識符)
本格式中的每個數據元素前面應加上航空運輸協會(ATA)通用支持數據字典(CSDD)中規定的適當文本元素標識符(TEI),后面緊跟數據元素分隔符“GS”,除非數據元素是數據格式中的最后一個字段,即最后一個格式為“12”的數據元素后跟格式尾字符“RS”。(結束符和分隔符的十六進制和十進制值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格式“12”應與貿易伙伴之間的協議一起使用。
5.4.14 格式“13”(限制)
為避免與ISO/IEC 15961-2格式“13”沖突,不應使用本格式。
5.4.15 格式“14”~“99”(預留)
格式頭“14”~“99”預留將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