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281.1-2015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Biological indicators Part 2: Biological indicators for ethylene oxide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1 Scope
This part of GB 18281 provid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est organisms, suspensions, inoculated carriers, biological indicators and test methods intended for use i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sterilizers and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employing ethylene oxide gas as the sterilizing agent, either as pure ethylene oxide gas or mixtures of this gas with diluent gases, at sterilizing temperatures within the range of 29 ℃ to 65 ℃.
Note 1: Requirements for validation and control of ethylene oxide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are provided by GB 18279.
Note 2: National or regional regulations could provide requirements for work place safety.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referenced documen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ISO 11138-1:2006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Biological indicator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SO 18472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 Test equipment
3 Term and defini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ocument,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given in ISO 11138-1 apply.
4 General requirements
The requirements of ISO 11138-1 apply.
5 Test organism
5.1 The test organisms shall be spores of Bacillus atrophaeus, Bacillus subtilis or other
Foreword I
Introduction III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 and definition
4 General requirements
5 Test organism
6 Suspension
7 Carrier and primary packaging
8 Inoculated carriers and biological indicators
9 Population and resistance
Annex A (Normativ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ethylene oxide sterilization
Bibliography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則
1 范圍
1.1 適用
1.1.1 GB 18281的本部分規定了擬用于確認和監測滅菌周期的生物指示物(包括染菌載體、試驗菌懸液)及其他組成部分在生產、標識、檢測方法和性能方面的通用要求。
1.1.2 本部分的基本要求適用于GB 18281的其他各部分。對于用于特殊滅菌過程中的生物指示物的要求在GB 18281的其他部分都有所規定。本部分適用于沒有特殊要求的生物指示物。
1.2 不適用
本部分不適用于依靠物理方式去除微生物的檢測體系,例如過濾過程或利用清洗消毒器或流通蒸汽等物理和/或機械方法去除微生物的過程。然而,本部分應包含相應的微生物測試系統的內容。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ISO 8601 數據元和交換格式 信息交換 日期和時間表示法(Data elements and interchange formats—Information interchange—Representation of dates and times)
ISO 11135-1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環氧乙烷 第1部分: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確認和常規控制的要求(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Ethylene oxide—Part 1: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
ISO 11135-2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環氧乙烷 第2部分:ISO 11135-1應用指南(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Ethylene oxide—Part 2: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ISO 11135-1)
ISO 11137-1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輻射 第1部分: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確認和常規控制要求(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Part 1: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
ISO 11137-2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輻射 第2部分:建立滅菌劑量(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Part 2 : Establishing the sterilization dose)
ISO 11137-3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輻射 第3部分:劑量測量指南(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Part 3 : Guidance on dosimetric aspects)
ISO 11607-1 最終滅菌醫療器械的包裝 第1部分:材料、無菌屏障系統和包裝系統要求(Packaging for terminally sterilized medical devices—Part 1: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s, sterile barrier systems and packaging systems)
ISO 11607-2 最終滅菌醫療器械的包裝 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裝配過程的確認(Packaging for terminally sterilized medical devices—Part 2: Validation requirements for forming, sealing and assembly processes)
ISO 11737-1 醫療器材的滅菌 微生物學方法 第1部分:產品上微生物總數的估計(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1: 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
ISO 13485 醫療器械 質量管理體系 用于法規的要求(Medical device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 purposes)
ISO 15223 醫療器械 用于醫療器械標簽、標記和提供信息的符號(Medical devices—Symbols to be used with medical device labels, labelling and information to be supplied)
ISO 17665-1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濕熱 第1部分: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確認和常規控制要求(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Moist heat—Part 1: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
ISO 18472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 生物與化學指示物 測試設備(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Biolog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Test equipment)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指示物 biological indicator
對規定的滅菌過程有特定的抗力,含有活微生物的測試系統。
[ISO/TS 11139:2006,定義2.3]
3.2
載體 carrier
可涂覆試驗微生物的支持材料。
3.3
菌落形成單位 colony forming unit
CFU
由單個或多個細胞生長構成的肉眼可見的活的微生物群落。
3.4
菌種保藏編號 culture collection number
由科學界公認的菌種保藏機構提供的試驗微生物的唯一編號。
3.5
培養條件 culture conditions
促進微生物復蘇、生長和(或)繁殖所采用的生長培養基和接種方式的組合。
[ISO/TS 11139:2006,定義2.10]
注:接種方式包括接種溫度、接種時間和其他特定接種條件。
3.6
D值 D value
D10值 D10 value
在規定的條件下,滅活試驗微生物總數的90%所需的時間或劑量。
[ISO/TS 11139:2006,定義2.11]
3.7
FBIO值FBIO value
反映了生物指示物的抗力,其根據D值與微生物的對數減少量的乘積計算得到。
3.8
滅活 inactivation
微生物生長和(或)繁殖能力的喪失。
[ISO/TS 11139:2006,定義2.21]
3.9
滅活曲線 inactivation curve
在設定的條件下,試驗微生物的滅活與對滅菌介質暴露增強的關系曲線圖。
3.10
染菌載體 inoculated carrier
已染上規定數量試驗微生物的載體。
注:見附錄F。
3.11
標定的微生物總數 nominal population
制造商標定的活的微生物數量。
注:一般以lg的函數來表達(如,106)。
3.12
包裝系統 package system
無菌屏障系統和保護性包裝的組合。
[ISO/TS 11139:2006,定義2.28]
3.13
初級包裝 primary package
包裝系統的一部分,用于維持產品的完整性。
注:保護染菌載體免受損壞和污染,而不阻礙滅菌因子穿透的系統。
3.14
過程挑戰裝置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 PCD
對某一滅菌過程構成特定抗力的裝置,用于評價該滅菌過程的性能。
[ISO/TS 11139:2006,定義2.33]
3.15
抗力儀 resistometer
為測量滅菌過程中產生的物理和/或化學參數相關組合而設計的測量設備。
3.16
次級包裝 secondary package
裝有已包裝的生物指示物,供運輸和貯存的包裝系統。
3.17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 self-contained biological indicator
初級包裝中含有試驗微生物恢復生長所需培養基的生物指示物。
3.18
存活-殺滅區間 survival-kill window
在規定的條件下滅菌處理時,生物指示物從全部存活微生物(存活時間)過渡到全部殺滅微生物(殺滅時間)的暴露程度。
3.19
菌懸液 suspension
包含活的試驗微生物的液體。
注:裝在密封好的安瓿內的菌懸液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指示物使用,菌懸液也可以是染菌載體或者生物指示物的中間體。
3.20
活菌量 viable count
實際可回收的菌落形成單位或其他合適單位的數量。
注:見附錄A。
3.21
z值 z value
使D值變化一個數量級所需溫度的數值。
注:見ISO 11138-3和ISO 11138-4。
4 生產通用要求
4.1 生產控制
4.1.1 質量體系
制造商應按照本部分建立、記錄和持續運行一套完整的質量體系(例如ISO 13485、GMPS或國家其他要求)用以覆蓋所有的操作要求。特別是制造商要在生產的各個階段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對生物指示物產生的不良影響。
4.1.2 可追溯性
4.1.2.1 制造的組成成分的可追溯內容應保存。
4.1.2.2 制造的組成成分應包括摻入或直接接觸試驗菌懸液、染菌載體或其初級包裝的所有材料和組成成分。
4.1.3 最終產品要求
最終產品應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a) 生產(第5章);
b) 標簽(4.3);
c) 抗力特性(6.4);
d) 儲存和運輸(4.4)。
注:生物指示物的使用方法參見ISO 14161。
4.1.4 人員
本部分規定的步驟和方法應由經過專業培訓和經驗豐富的實驗室人員來實施(見4.1.1)。
4.2 試驗微生物
4.2.1 菌株
4.2.1.1 試驗微生物應為被確定的菌株,來源于公認的菌種保藏機構,并能通過正確的檢測方法進行確認。
4.2.1.2 試驗微生物應為符合以下條件的菌株:
a) 試驗微生物需用合適的方法來處理,不需要特殊保藏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操作條件,不需要特殊的運輸和郵遞要求(例如世界衛生組織風險評估小組一組要求);
b) 在規定的保質期內運輸和儲存,可以有效保持其菌株的抗力。
注:一般來說,生物指示物使用的試驗微生物來自細菌芽孢。
4.2.1.3 除細菌芽孢外,試驗微生物也可以是被證明對滅菌過程有合適抗力的微生物。
4.2.2 菌懸液的初始接種物
4.2.2.1 每批試驗微生物懸液的最初接種物應符合以下要求:
a) 可追溯到公認的菌種保藏機構的標準菌株;
b) 驗證其種類和純度。
4.2.2.2 指定保存試驗微生物菌種的方法應當能保證培養物不受污染,且引起其固有的性質發生變化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小。
4.2.2.3 制造商應記錄和驗證每株試驗菌的詳細確認檢驗。
4.2.3 試驗微生物數量
4.2.3.1 對試驗微生物懸液的活菌計數按照附錄A的規定進行。
4.2.3.2 用戶需要試驗微生物生長指數情況時,應將有效試驗微生物數表達為占顯微鏡檢測所得細菌總數的百分比。
4.3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標簽)
4.3.1 每批菌懸液、染菌載體和生物指示物的標簽上應有以下說明:
——可追溯生產過程的唯一性編號;
——試驗微生物的名稱;
——適合菌懸液、染菌載體和生物指示物的滅菌工藝;
——按照ISO 8601規定的方式標明失效期,例如,××××年××月××日;
——制造商的名稱、商標、地址或其他識別方法;
在適當的地方使用國際公認的符號(見4.1.3和ISO 15223)。
4.3.2 每批產品的外包裝應該包括表1中給出的信息。
4.3.3 標簽使用的符號可參照ISO 15223的規定。
表1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信息要求 菌懸液 染菌載體 生物指示物
提供試驗微生物的菌種名稱或縮寫和該菌種的編號 必需 必需 必需
菌懸液的標稱容積(mL) 必需 — —
產品適用過程、抗力以及影響抗力的操作過程和載體a 必需 必需 必需
詳細的儲藏條件 必需 必需 必需
處置方法 必需 必需 必需
使用指南,尤其是有關滅菌處理后用于恢復試驗活菌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的數據 必需 必需 必需
每毫升試驗微生物的數量(菌懸液)或每單位菌含量(染菌載體或生物指示物) 必需 必需 必需
次級包裝中產品的數量 — 必需 必罱
參考本部分 必需 必需 必需
a 根據要求對制造商提供的抗力以及數量進行檢測的方法。
4.4 儲存和運輸
4.4.1 應遵照試驗微生物懸液的存儲和運輸條件,確保試驗微生物懸液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4.4.2 對染菌載體的包裝方式應不影響其標明的數量和每個染菌載體的性能。
4.4.3 應遵照染菌載體的存儲和運輸條件,確保染菌載體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4.4.4 單獨包裝的生物指示物應放入次級包裝中才能進行運輸和儲存。用于運輸和儲存的包裝應確保生物指示物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5 生產具體要求
5.1 菌懸液
5.1.1 合適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應能保證穩定地生產出符合本部分和GB 18281的其他部分性能要求的試驗菌懸液。
5.1.2 菌懸液培養基應不影響試驗微生物的穩定性,同時要與染菌載體和生物指示物制造工藝和材料相兼容。
5.1.3 收集及隨后的處理方法應保證載體染菌時使用的菌懸液不含有對染菌載體或生物指示物的效能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培養基殘留物。
5.2 載體、初級和次級包裝
5.2.1 載體、內層和次級包裝的材料應不得含有任何對生物指示物的性能產生不良影響的污染物(物理的、化學的或微生物的)。
5.2.2 載體、內層和次級包裝以及特殊的儲藏條件的標識應符合本部分要求,保證生物指示物在有效期內性能良好。制造商應向購買者提供每種載體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2.3 在滅菌過程中或滅菌后,載體和初級包裝應不得殘留或釋放任何物質到培養基,否則會抑制少量存活菌在培養條件下的生長。應按附錄B進行試驗,檢查是否符合這一要求。
5.2.4 載體、初級和次級包裝使用前應耐受預期的運輸和處理,保證無破損。
5.2.5 用于載體和初級包裝的原材料應能經受暴露于滅菌過程,以保證染菌載體和生物指示物性能在預期用途下穩定。應通過觀察滅菌過程中載體和初級包裝暴露于極限變化范圍及其物理和化學變化的程度來檢驗是否符合標準。
注:相關的滅菌條件見GB 18281的其他相關部分。
5.2.6 生物指示物的制造商應研究滅菌條件,并對生物指示物滅菌條件的適用性進行測試。
5.3 染菌載體
5.3.1 制造染菌載體的材料應能經受暴露于滅菌過程中不會變形、熔化、腐蝕或其他損壞,從而影響染菌載體的使用。
5.3.2 除非制造商已經證明多個菌種的使用不會嚴重影響在特殊滅菌過程中試驗微生物的性能,否則只能采用同一株試驗微生物,制備一批染菌載體。
5.3.3 接種前,需要依據ISO 17665-1、ISO 11135、ISO 11137的相關滅菌方法,對載體進行滅菌。如果滅菌不可行,接種前應依據ISO 11737-1建立可接受的生物負載量限度要求(見附錄B)。
5.3.4 載體的接種應保持一致的微生物數量。
5.4 生物指示物
5.4.1 應把單個載體分別裝入初級包裝內作為生物指示物。
5.4.2 預期適用的初級包裝應被確認(見附錄B)。
5.4.3 包裝應符合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見ISO 11607-1和ISO 11607-2)。
5.5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的性能應經過驗證,其中包括經過滅菌過程后試驗微生物在培養基中的恢復能力。